今日高邮APP
数字报
今日高邮公众号
视听高邮公众号
头条号
高邮市融媒体中心  新闻线索:0514-84683100  网络辟谣
首页
  • 今日高邮APP
  • 手机版
  • 今日高邮公众号
  • 视听高邮公众号
  • 头条号
首页 > 文学艺术 > 文学
酷暑难熬,室外热浪滚滚。女儿在空调房里寸步不出,吮着棒冰还喊着“热死了,热死了”。于是我立刻开启了“想当年”的模式:“妈妈小时候,夏天只有扇子,后来有个电风扇吹吹就算高档享受了,你现在已经[详细]

2018-08-19 00:00:00

有位建设和运营市场的企业老总要求我:带一带文秘人员。因是熟得不能再熟的熟人,我也就应承了下来。到岗不久的文员小郭,男性,安徽阜阳人,中文本科。小平头,中等个子,头发又黑又粗,犹如置顶的板刷。他皮肤细白,眼睛明亮,眼珠转[详细]

2018-08-13 00:00:00

盛夏劳动,离不开秧田。薅草在秧田,松土在秧田,施肥在秧田,治虫在秧田。最奇特的是,捉鱼也在秧田。秧田是长水稻的地方,怎么会有鱼?原来这与此时的气候和农事活动有关,讲给你听听。这个季节,天如孩儿脸,说变就变。刚才还是烈日[详细]

2018-08-13 00:00:00

七零后的孩子,估计每个都干过打酱油的差事。家里做菜要用酱油,但是那个落了很厚的油灰的玻璃瓶子已经空了。我妈给我一毛钱,派我去打酱油。我木,不会变通。用八分钱打酱油,剩下两分钱买颗糖,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,这属于儿童[详细]

2018-08-13 00:00:00

现在我们这一带,水牛已经很少见了,偶尔有头水牛在田里耕地或是在路上行走,总会吸引孩子们的目光,就像在动物园里看到那些老虎、大象、长颈鹿一样惊奇。但在四五十年前我们这里每个生产队都有两三头牛,并不稀罕。它们可是[详细]

2018-08-13 00:00:00

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。至今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,但大家都叫他“大老陈”。乡玩具厂原来的门卫嫌工资低辞职了。大老陈就是这个时候经人介绍,拿着乡工业公司人事科的介绍信屁颠屁颠地到厂当门卫的。[详细]

2018-08-13 00:00:00

烈日。鸣蝉。狗儿伸长舌头,躺在树荫下纳凉。干活的工人们打着赤膊,肩上搭着擦汗的毛巾,汗珠在阳光下发出油亮的光芒。经历了无比漫长的酷暑,经历了无数次的汗流浃背,八月一过,人们便开始伸长脖子,期盼着“立秋”[详细]

2018-08-12 00:00:00

现在的夏天,人们已经有了许多消除炎热的办法,用得最多最普遍的就是空调。在空调房子里,人们可以轻松自如地工作,可以十分惬意地享受,再也不会汗流浃背。而在四五十年前,每年的夏天是最难熬的日子。那时候无论是室内还是室[详细]

2018-08-12 00:00:00

热点文章

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-2025©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14-84683100   举报邮箱:jubao@gytoday.cn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    苏ICP备05016021号-1   在线投稿

 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