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高邮APP
数字报
今日高邮公众号
视听高邮公众号
头条号
高邮市融媒体中心  新闻线索:0514-84683100  网络辟谣
首页
  • 今日高邮APP
  • 手机版
  • 今日高邮公众号
  • 视听高邮公众号
  • 头条号
首页 > 文学艺术 > 文学
  认识李爷爷非常偶然。1998年8月底的时候,我从南京浦口火车站坐火车去成都,准备从成都坐大巴到重庆上军校(当年南京没有直达重庆的火车),在火车站候车大厅见到了李爷爷。兴许是我穿着军装的缘故,李爷爷主动[详细]

2020-08-03 19:27:31

  那天,我开车和林老一起去界首镇拍摄220千伏线路铁塔上的东方白鹳。按照导航停好车,和林老走在微风轻拂的绿野上,眺望铁塔上的鸟巢,他没有急着拿出航拍无人机拍鸟,而是对着远处的220千伏线路看了又看。&ldquo[详细]

2020-08-03 19:26:03

  高邮历代人文荟萃,名流辈出,地方志亦屡有纂修。据不完全统计,自宋代至民国十九年(1930),修志书达二十多种,现仅存世十多种。由于历史的湮没,明代中期以前的高邮方志皆已失传。惟在古代文献中还有零星的记载,据[详细]

2020-07-30 22:07:44

  知青10年,农村给我的印象太深太深,多少年后,始终淡忘不了。张文华的长篇小说《水乡人家》,又让我见着了当年的农村,见着了农村中的人和事。  《水乡人家》写了几个家庭的故事,反映了以水乡为背景的农村变化[详细]

2020-07-30 22:07:06

  高邮城外城里曾有两座山,城外是箕山,城里是胭脂山。只是一马平川地隆起两处土阜,它们比泰山庙(文游台)要低。  箕山,雍正《高邮州志》就记有此山。“在州治东三里焦里村,今无。山唯土阜存焉。明王达[详细]

2020-07-30 22:06:45

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城北是全县城区人口的稠密地,住房普遍矮小,多人挤于一屋,通风散热差。每当太阳落山后,北门大街的女人们就开始往地上洒水,有井水更好,目的是散热降温。过一会儿,家家户户就在大街两旁架起床板[详细]

2020-07-27 20:28:37

  每年除夕,晚饭刚刚吃过,妈妈还在厨房里收拾锅碗,我们兄弟四人便迫不及待地嚷嚷着,要爸爸包压岁钱。爸爸温暖地笑着,对我们发出指令:“别吵,别吵,坐到桌上去!”我们便在八仙桌的三面坐下来,而上席的位[详细]

2020-07-27 20:28:09

  他姓王,是一家装修公司的总经理,人们喊他“王总”。我那年家里装修,朋友推荐了他,说他为人诚实,不把苦人吃。  第一次见面,王总来签合同。他穿着西服,打着领带,皮鞋擦得一尘不染。后来我才知道,他的[详细]

2020-07-27 20:27:25

热点文章

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-2025©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14-84683100   举报邮箱:jubao@gytoday.cn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    苏ICP备05016021号-1   在线投稿

 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